咏逸民十一首① 其十一

尘事非所便,田园久见招。
归来三径中,蔚蔚长蓬蒿。
虽有荷锄倦,浊酒且自陶。
茫茫大化中,委运将焉逃。
唐虞去已远,由来非一朝。
粲粲霜中菊,采采忘其劳。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厌倦官场、回归田园的隐士生活,表达了对自由人生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诗的前四句写主人公终于摆脱了烦人的公务,响应田园生活的召唤回到家中,却发现久未打理的院子里已经长满杂草。这里用杂草丛生的景象,暗示了主人公离开官场、回归自然的决心。

中间四句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真实状态:虽然干农活很累,但有自酿的浊酒可以解乏;在浩瀚的宇宙规律面前,人除了顺应自然又能怎样呢?这里"浊酒自陶"的细节特别生动,表现了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

最后四句升华主题:像尧舜那样的圣明时代早已远去,社会问题由来已久。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诗人依然能在秋霜中采摘灿烂的菊花,享受劳动带来的纯粹快乐。菊花在这里不仅是景物,更象征着高洁的品格。

全诗用平实的语言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归隐图景,没有刻意说教,却通过种地、喝酒、采菊等生活细节,自然流露出对简单生活的满足。诗人把深刻的哲理融入日常场景,让读者在感受田园之美时,也能思考人生的真谛。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