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者远离尘嚣的宁静生活,充满了自然意趣和淡泊心境。
开头两句写的是暮春时节,诗人闭门谢客,连昔日一起喝酒的朋友也不来往了。这里"落花时节"暗示着时光流逝,"掩关初"则表现出主动与外界隔绝的态度。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隐居生活的日常:白天在满屋烟霞中睡到自然醒,夜晚伴着溪边风雨独对孤灯。诗人从《易经》中参悟人生哲理,因为无欲无求,所以不再为世事叹息。这里的"烟霞"、"风雨"等自然意象,烘托出清幽的隐居环境。
最后两句写山中僧人常来拜访,诗人虽然想用流水煮茶招待,却又犹豫不决。这个细节很传神,既表现了隐居生活的闲适,又透露出诗人淡泊中带着几分孤寂的矛盾心理。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隐居者远离尘世、亲近自然的生活状态,以及知足常乐、无欲无求的精神境界。诗人把简单的隐居生活写得很有诗意,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美。
张咏
(946—1015)濮州鄄城人,字复之,号乖崖。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历太常博士、枢密直学士等职。出知益州,参与镇压李顺起事,对蜀民实行怀柔政策,恩威并用。真宗立,入拜御史中丞。又出知杭州、永兴军、益州、升州,所至有政绩。累进礼部尚书,上疏极论丁谓、王钦若大兴土木,致国库空虚,请斩之以谢天下。旋遭排挤出知陈州。卒谥忠定。平生以刚方自任,为政尚严猛,好慷慨大言。与寇准最善,每面折其过,虽贵不改。有《乖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