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文冢铭
长沙进士何襟灵,辞源浩瀚如翻倾。
十五年间聚文藁,得三千纸封为茔。
自怜意气颇足惜,题作文冢仍镵铭。
富哉言章有如此,恨不尽见空传名。
吾闻人文乃儒效,用之佐治王化成。
五帝三王实推济,孔孟忧世存书经。
真儒不作世已异,文士所说非所行。
趋时治己两不振,奋笔多是图生荣。
唐文旧录二万卷,于今大半归漂零。
昌黎河东幸存显,自外寸片谁与称。
故知辞藻贵遭遇,身后纸札皆劳形。
当年不用更埋聚,伤嗟此似秦儒坑。
十五年间聚文藁,得三千纸封为茔。
自怜意气颇足惜,题作文冢仍镵铭。
富哉言章有如此,恨不尽见空传名。
吾闻人文乃儒效,用之佐治王化成。
五帝三王实推济,孔孟忧世存书经。
真儒不作世已异,文士所说非所行。
趋时治己两不振,奋笔多是图生荣。
唐文旧录二万卷,于今大半归漂零。
昌黎河东幸存显,自外寸片谁与称。
故知辞藻贵遭遇,身后纸札皆劳形。
当年不用更埋聚,伤嗟此似秦儒坑。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何襟灵的长沙进士,他写文章像洪水一样滔滔不绝。十五年间攒了三千页文稿,居然把这些文章当宝贝一样埋起来,还立碑刻铭文纪念。诗人觉得这些文章虽然丰富,但没能流传于世很可惜。
诗人接着发表感慨:真正的学问应该用来治国安邦,像古代圣王和孔子孟子那样。但现在的读书人只会空谈,既不关心时代,也不修养自身,写文章只是为了博取功名。唐朝留下的两万卷文章,如今大多都失传了,除了韩愈、柳宗元的作品,其他都没人记得。这说明文章再好,也得靠运气才能流传。
最后诗人讽刺说:何襟灵把文章埋起来的行为,简直和秦始皇焚书坑儒差不多——都是让好文章不见天日。整首诗其实是在批评当时文人脱离实际、追逐虚名的风气,强调真正的学问要有用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