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空灵玄妙的自然世界,充满禅意和哲理。我用简单的语言解析它的魅力:
1. 第一句"虚玄鸟道没纖埃": 写鸟儿飞过的天空纯净无尘,像一条虚无缥缈的通道。这里用鸟道象征超脱世俗的境界,暗示修行者追求的心灵净土。
2. 第二句"玉殿空然琐绿苔": 华丽的宫殿空空荡荡,长满青苔。通过富贵场所的荒芜景象,表达一切繁华终将归于虚无的哲理,类似"旧时王谢堂前燕"的意境。
3. 第三句"挂壁梭飞秋蜕骨": 描写秋蝉蜕壳后空挂枝头的场景。用蝉蜕比喻人放下执念后的解脱状态,暗示修行如同蝉蜕,要舍弃旧我才能新生。
4. 第四句"沧溟老蚌尽怀胎": 深海中的老蚌孕育珍珠的景象。以蚌孕珠比喻修行者内心孕育智慧,说明真理需要长时间沉淀才能悟得。
全诗通过鸟道、空殿、蝉蜕、蚌珠四个意象,层层递进地展现了修行悟道的过程:从追求超脱(鸟道),到看破虚幻(空殿),再到自我革新(蝉蜕),最终获得智慧真谛(蚌珠)。这些自然意象共同构建出一个空灵又充满生机的禅意世界,让读者在诗意的画面中体会佛家"真空妙有"的哲理。
释智鉴
释智鉴(一一○五~一一九二),号足庵,俗姓吴。滁州全椒(今属安徽)人。初依长芦真歇了禅师,后为大休宗珏禅师器重,住明州雪窦寺。光宗绍熙三年卒,年八十八。为青原下十五世,天童大休宗珏禅师法嗣。事见《攻愧集》卷一一○《雪窦足庵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七、《五灯会元》卷一四、《补续高僧传》卷一○有传。今录诗十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