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郊台晚渡

风飏松花落涧滨,荻芽洲渚水鳞鳞。
莫教行到崇台上,忘却山前唤渡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渡口的宁静画面,同时暗含人生哲理。

前两句写景:松花被风吹落溪边,荻芽丛生的沙洲旁水面波光粼粼。这里用"风飏松花"和"水鳞鳞"的生动描写,营造出自然恬淡的意境。

后两句转折:诗人提醒自己不要登上高高的祭台后,就忘记山前那个呼唤渡船的人。这里的"崇台"象征高位或远大目标,"唤渡人"则代表初心或根本。诗人用渡口这个具体场景,巧妙地道出"居高位而不忘本"的人生智慧。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生感悟的结合,在清新淡雅的画面中寄托了深刻的处世之道,提醒人们无论走多远都要记得来时的路。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展现了中国传统诗歌"言近旨远"的特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