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头清响银匙动,阶下寒光玉碗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瞬间,通过两个精巧的画面传递出宁静中的灵动之美。

第一句"檐头清响银匙动"像一段微型的家庭录像:屋檐下传来清脆的金属碰撞声,原来是有人正在摆弄银制的汤匙。这个声音不喧闹,反而让环境显得更幽静,就像我们在安静的午后听到厨房传来的碗碟声,会突然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第二句"阶下寒光玉碗翻"把镜头转向石阶:月光照在翻倒的玉碗上,折射出清冷的光晕。这里用"寒光"暗示可能是夜晚或清晨,一个被露水打湿的碗偶然反射着天光,静止的物件突然有了生命感。

两句话形成有趣的对比:前句是听觉体验配金属器具,后句是视觉感受配玉石器皿;前者的"动"与后者的"翻"都是短暂动作,却让整个场景活了起来。诗人把最普通的家务场景——收拾餐具,写得像在演奏月光曲,让我们发现平凡生活中的诗意。这种把日常琐事写出韵味的本领,正是古典诗歌最迷人的地方。

吴光

吴光,字德强,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沆二兄。生平不详。事见《环溪诗话》卷下。今录诗二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