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志诗 其一
潜龙育神躯。跃鳞戏兰池。延颈慕大庭。寝足俟皇羲。庆云未垂景。盘桓朝阳陂。悠悠非吾匹。畴肯应俗宜。殊类难徧周。鄙议纷流离。
轗轲丁悔吝。雅志不得施。耕耨感宁越。马席激张仪。逝将离羣侣。杖策追洪崖。焦股振六翮。罗者安所羁。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
比翼翔云汉。饮露餐琼枝。多念世间人。夙驾咸驱驰。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
轗轲丁悔吝。雅志不得施。耕耨感宁越。马席激张仪。逝将离羣侣。杖策追洪崖。焦股振六翮。罗者安所羁。浮游太清中。更求新相知。
比翼翔云汉。饮露餐琼枝。多念世间人。夙驾咸驱驰。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自由、不愿随波逐流的隐士形象。诗人把自己比作一条潜伏的龙,虽然暂时困在浅池中,但内心向往着更广阔的天地。他看不起世俗的功名利禄,觉得那些追逐荣华富贵的人活得太累。
诗中提到几个历史人物:宁越和张仪,一个靠勤奋种地出名,一个靠能言善辩当官,但诗人认为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更想像传说中的仙人洪崖那样,自由自在地在天空翱翔,与志同道合的人做朋友,过着饮露水、吃仙果的超凡生活。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他觉得与其在人间忙忙碌碌,不如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然。最后两句"冲静得自然,荣华安足为"点明主旨:内心的宁静比外在的富贵更重要。这种追求精神超脱、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展现了古代文人高雅的精神境界。
嵇康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