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笋歌送李回兼呈刘四

并抽新笋色渐绿,迥出空林双碧玉。春风解箨雨润根,
一枝半叶清露痕。为君当面拂云日,孤生四远何足论。
再三抱此怅为别,嵩洛故人与之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竹林新笋生长的画面,并借物抒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前四句写景:新长出的竹笋渐渐变绿,在空旷的竹林里格外显眼,像两块碧玉。春风帮它们脱去笋壳,春雨滋润着它们的根部,每一片新叶上都挂着晶莹的露珠。这里用清新的笔触描绘出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后四句抒情:诗人说这些新竹终将长高,能够拂云蔽日。虽然现在看起来孤零零的,但不必在意它们现在看起来多么孤单渺小。诗人反复抚摸这些新笋,因为要和友人分别而感到惆怅,希望友人能把这份情谊带给嵩洛(指河南一带)的老朋友们。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
1. 用"双碧玉"比喻新笋,既写出颜色又显出珍贵
2. "春风解箨"用拟人手法,让自然现象变得生动
3. 通过描写新笋的成长,暗喻友情也会像竹子一样茁壮成长
4. 最后点明送别主题,把眼前景物和离别之情自然融合

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么不舍,而是通过描写竹子、春风、雨露这些自然景物,含蓄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情谊和离别的不舍,这种借景抒情的手法让诗意更加隽永动人。

李颀

李颀(690-751),汉族,东川(今四川三台)人(有争议),唐代诗人。少年时曾寓居河南登封。开元十三年进士,做过新乡县尉的小官,诗以写边塞题材为主,风格豪放,慷慨悲凉,七言歌行尤具特色。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