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欣闻日本投降,喜赋
爆声如飞。
听争传,倭寇投降消息。
往事思量真可痛,巨变难忘七七。
水咽芦沟,潮寒歇浦,蓦地烽烟直。
哀哀华胄,尽罹红羊阨。
八载抗战艰辛,生灵涂炭,万里无完室。
曾几何时,神弹投,不见豺奔狼踯。
血债应偿,收回失地,自此销锋镝。
强权歼灭,全球同登衽席。
听争传,倭寇投降消息。
往事思量真可痛,巨变难忘七七。
水咽芦沟,潮寒歇浦,蓦地烽烟直。
哀哀华胄,尽罹红羊阨。
八载抗战艰辛,生灵涂炭,万里无完室。
曾几何时,神弹投,不见豺奔狼踯。
血债应偿,收回失地,自此销锋镝。
强权歼灭,全球同登衽席。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念奴娇 欣闻日本投降,喜赋》是作者在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后所作,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和反思。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历史的回顾以及对和平的期盼。
首先,开头提到“爆声如飞,听争传,倭寇投降消息”,这里用“爆声如飞”形容消息传播的速度之快,让人感到兴奋和激动,也暗示了这一消息在整个社会广泛流传。
接下来,作者回想起“往事思量真可痛,巨变难忘七七”,这里的“七七”指的是1937年的七七事变,这是中日战争开始的标志。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怀念,以及对那段痛苦记忆的深刻反思。
作者接着描绘了当时的场景:“水咽芦沟,潮寒歇浦,蓦地烽烟直”,这里的“芦沟”指的是1937年的著名事件——卢沟桥事变,而“烽烟直”则代表了战争的硝烟和烽火连天。这些意象描绘了当时战乱的惨烈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的哀痛。
“哀哀华胄,尽罹红羊阨”中,“华胄”指中华民族,“红羊阨”是一种比喻,意指灾祸、苦难。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中华民族在这段时期所遭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接下来的部分提到“八载抗战艰辛,生灵涂炭,万里无完室”,这里描述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带来的巨大苦难和损失,表现了对这八年抗战的感叹和对和平的渴望。
最后,“曾几何时,神弹投,不见豺奔狼踯”,“神弹投”指原子弹的投下,这里使用“豺奔狼踯”来比喻敌人的狼狈逃跑。“血债应偿,收回失地,自此销锋镝”,表达了对战争中无辜死难者的哀悼和对恢复和平、不再有战事的期盼。
“强权歼灭,全球同登衽席”则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战争,让全球共同追求和平,不再有强权和武力的压迫。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愿景,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的渴望和对历史的反思,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对和平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