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古朴的小寺庙景象,充满禅意和生活趣味。
前两句写景:寺庙门口长满青苔的石头边,野草蓬松垂落;临水的矮墙旁,随意生长着两三棵小树。这些画面用简单的"苔石""矮墙""野树"勾勒出寺庙远离尘嚣的自然之美,没有刻意修饰的痕迹。
后两句写人:偶然遇见一位老和尚,听他讲了几句富有智慧的话。最有趣的是结尾——这位深谙禅理的老和尚,竟然不识字。这里藏着全诗最大的亮点:真正的禅意不在经书文字里,而存在于普通人的生活智慧中。就像不识字的老人也能参透禅机,说明真理往往藏在简单朴实的生活里。
全诗用最接地气的语言告诉我们:修行不必拘泥形式,佛性就在日常生活的草木砖石之间。这种返璞归真的思想,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林泳
林泳,字太渊,自号艮斋,又号弓寮,南宋福建福清人。按《图绘宝鉴》作兴化人。希逸长子。宝祐元年(一二五三)进士。能诗,工书,善画墨竹。事迹见于《福州府志》、《宋诗纪事》、《书史会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