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①顿首今日去国之官谨成拙诗上献相公汲公钧席下执某顿首上
百尺青⑴琅玕,浸以万丈澜。
我欲撷柯梗,一蠡酌知难。
屡亦为世有(四库本作难),岂不诘其端。
嶷嶷吕汲公,捧日当碧天。
简直抱一气,代理夫何言。
有志隆宋业,无心崇党偏。
透(四库本作剖)璞辨珉玉,披蓁刈兰荪。
腐儒自束发,口诵六艺言。
治乱甚白著,用舍岂一贤。
明时贵知用,自古迟暮年。
敢陈必尧舜,况时值娲轩。
岂徒琢空文,文奸笼群顽。
汩没俗眼顺,妒嫉儿女谖。
窃取为利路,死弃等草菅。
朝哦不求和,暮吟不揭竿。
不叹岁不与,惟恐枉所存。
愿披向龟鉴,大叫出肺肝。
精诚露皎皎,洞彻金石坚。
康济有次第,沿革自贯穿。
删除救灾法,下民不弃田。
剔抉经费壅,源源如流泉。
思豫近习隙,不紊出纳专。
正姓(四库本作性)以明本,捐赏以运边。
改弊贵无迹,移风当有筌。
窃邑饱妻子,封豕所并肩。
法令若薪束,不息不敢剸。
亦不叹折腰,所叹志不宣。
时乎恍易失,发白怅刚悁。
迟迟竟去国,浼浼临长川。
此志苟不遂,江湖终浩然。
我欲撷柯梗,一蠡酌知难。
屡亦为世有(四库本作难),岂不诘其端。
嶷嶷吕汲公,捧日当碧天。
简直抱一气,代理夫何言。
有志隆宋业,无心崇党偏。
透(四库本作剖)璞辨珉玉,披蓁刈兰荪。
腐儒自束发,口诵六艺言。
治乱甚白著,用舍岂一贤。
明时贵知用,自古迟暮年。
敢陈必尧舜,况时值娲轩。
岂徒琢空文,文奸笼群顽。
汩没俗眼顺,妒嫉儿女谖。
窃取为利路,死弃等草菅。
朝哦不求和,暮吟不揭竿。
不叹岁不与,惟恐枉所存。
愿披向龟鉴,大叫出肺肝。
精诚露皎皎,洞彻金石坚。
康济有次第,沿革自贯穿。
删除救灾法,下民不弃田。
剔抉经费壅,源源如流泉。
思豫近习隙,不紊出纳专。
正姓(四库本作性)以明本,捐赏以运边。
改弊贵无迹,移风当有筌。
窃邑饱妻子,封豕所并肩。
法令若薪束,不息不敢剸。
亦不叹折腰,所叹志不宣。
时乎恍易失,发白怅刚悁。
迟迟竟去国,浼浼临长川。
此志苟不遂,江湖终浩然。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离别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感慨的诗。下面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
首先,诗人用“百尺青琅玕,浸以万丈澜”来形容自己像一块高大的青石,被汹涌的江水冲刷,表达了他愿意为国家贡献自己的才华和力量的决心。
接着,“我欲撷柯梗,一蠡酌知难”意思是诗人想摘取树枝的一小部分,来品尝这深奥的道理,说明诗人对国家的未来充满了疑惑,但又愿意去探索。
“嶷嶷吕汲公,捧日当碧天”中的吕汲公是古代一位贤臣,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表达了对贤臣的敬仰,以及对国家政治清明、贤臣辅佐君主的期盼。
“透璞辨珉玉,披蓁刈兰荪”意思是诗人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辨别真伪,剔除不良现象,保留美好事物,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理念。
“腐儒自束发,口诵六艺言”说明诗人自幼好学,熟读诗书,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储备。
“治乱甚白著,用舍岂一贤”指出治理国家不仅仅是贤臣的事情,还需要全体国民的共同努力。
“明时贵知用,自古迟暮年”意味着在明君的时代,有才能的人才会得到重用,而那些无用之才则会被淘汰。
“敢陈必尧舜,况时值娲轩”表示诗人愿意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即使身处末世,也要像传说中的贤君尧舜一样,为国家作出贡献。
最后,“此志苟不遂,江湖终浩然”表达了诗人即使志向不能实现,也要在江湖中保持自己的信念和品格。
总之,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治世理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
米芾
米芾(1051-1107),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被服效唐人,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