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庄

何许明人眼,松间见古堂。
泉声到棐几几,山影覆绳床。
爱酒陶元亮,听蛙孔德璋。
纷战蛮触,丘壑信难忘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士在松林古堂中的闲适生活,通过自然景物和典故传递出超脱世俗的意境。

前四句用白描手法勾勒环境:不知哪位明眼人,在松林间发现了这座古堂。泉水声一直传到书案边,山影笼罩着简陋的绳床。这里"棐几"指书桌,"绳床"是僧人用的简易坐具,共同营造出清幽的隐居场景。

后四句转入抒情。诗人以两位历史人物自比:爱喝酒的陶渊明(陶元亮)和爱听蛙鸣的孔稚珪(孔德璋),这两个典故生动表现了隐士寄情山水的生活情趣。最后用"蛮触"典故(典出《庄子》,比喻无意义的争斗)对比,说世俗纷争就像虫蚁打架般可笑,而山林丘壑才是真正令人难忘的归宿。

全诗妙在把隐居生活写得充满诗意:松涛、泉声、山影组成立体画卷,历史人物的闲适形象又为画面注入灵魂。最后点明主旨——看透世俗争斗,山水田园才是心灵归宿。这种淡泊明志的情怀,通过通俗的典故和清新的画面自然流露,让人读来既能感受美景,又能体会人生哲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