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黄定之山亭短歌

我有故人别来久,武林驿前曾与逢。
君将买棹过江去,我愧误落尘埃中。
今年复见苏台下,十日高谈足清暇。
酒间传令信于兵,灯下题诗好如画。
我家疑舫亭,湖上双鸳鸯。
青青飞不去,濯足歌沧浪。
都亭桥头溪水香,吴王旧时馆娃坊。
扁舟来向君家泊,坐见青山洒晴瀑。
涓涓流向槛前来,洗我客愁三万斛。
看山多在砚池头,何待篮舆郭外求。
只恐白云浮欲动,野亭谁与共清秋。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与老友重逢的喜悦,以及两人在山水间畅谈、饮酒作诗的闲适生活,最后表达了对清秋时节无人共赏美景的淡淡遗憾。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重逢的喜悦(前八句):
- 开篇就说"我有故人别来久",点明两人很久没见,曾在武林驿(杭州)偶遇过。
- 这次在苏州(苏台)重逢,连续十天高谈阔论,十分尽兴。
- 喝酒时像将军传令一样豪迈,灯下写诗像作画一样优雅,展现了文人雅士的潇洒生活。

2. 山水之乐(中间八句):
- 描写朋友家的"疑舫亭"美景:湖上鸳鸯、青青草木,可以像古人一样在沧浪水中洗脚唱歌。
- 提到都亭桥、吴王馆娃坊等苏州古迹,增添历史韵味。
- 坐小船到朋友家,看到青山飞瀑,溪水流到亭前,仿佛能洗去三万斛(夸张说法)的思乡愁绪。

3. 闲适与遗憾(最后四句):
- 平时在书房砚台边就能看山景,不必坐轿子去城外找。
- 但担心秋天白云浮动时,野亭里没有知音共赏,流露出些许孤独感。

诗歌亮点
- 用"洗我客愁三万斛"这样夸张又形象的比喻,把抽象的乡愁写得具体可感。
- "酒间传令信于兵,灯下题诗好如画"两句,把文人聚会写得既豪放又风雅。
- 结尾的"白云浮欲动"很有画面感,用飘动的云暗示内心的波动。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像聊天一样娓娓道来,把朋友情谊、山水乐趣和文人雅趣融合在一起,最后那点小遗憾反而让诗意更真实动人。

周鼎

(1401—1487)浙江嘉善人,字伯器,一名铸,字九鼎。博览群书。正统中参赞军务金濂辟为幕僚,从至福建。旋授沭阳典史,为王竑所恶,罢官归。遨游三吴,卖文为生。与修《杭州府志》。有《桐村集》、《疑舫集》、《土苴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