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十字碑歌
凡事传信休传疑,请各试观十字碑。
有吴君子延陵垂,人虽往矣墓在斯。
篆法敦古书者谁,天遗一老何能辞。
翱翔鸾凤蟠蛟螭,夕阳丰草蹲熊罴。
想见大笔濡淋漓,游夏袖手从旁窥。
南游不到非支离,铭幽刻石远致之。
帖小碑大临摩歧,君子季子无殊规。
阳冰变化碑所基,欧阳集古湖游移。
圣贤欣合沦肝脾,泰伯至德人不知。
幽光阐发惟宣尼,季札一脉非旁枝。
让乃家法孙能为,祸福得失天维持。
一毫计较公变私,论人成败圣所嗤。
呜呼两字潜含悲,赞叹欲绝猜缁帷。
蔡邕文学乡里儿,石经且许金门施。
石鼓剥落斜复欹,昌黎尚惜空弃遗。
先圣手泽何瑰奇,书以人重观忘疲。
安得颁为天下师,羹墙如见当临池。
我欲言之分渐卑,天风飒飒碑前吹。
有吴君子延陵垂,人虽往矣墓在斯。
篆法敦古书者谁,天遗一老何能辞。
翱翔鸾凤蟠蛟螭,夕阳丰草蹲熊罴。
想见大笔濡淋漓,游夏袖手从旁窥。
南游不到非支离,铭幽刻石远致之。
帖小碑大临摩歧,君子季子无殊规。
阳冰变化碑所基,欧阳集古湖游移。
圣贤欣合沦肝脾,泰伯至德人不知。
幽光阐发惟宣尼,季札一脉非旁枝。
让乃家法孙能为,祸福得失天维持。
一毫计较公变私,论人成败圣所嗤。
呜呼两字潜含悲,赞叹欲绝猜缁帷。
蔡邕文学乡里儿,石经且许金门施。
石鼓剥落斜复欹,昌黎尚惜空弃遗。
先圣手泽何瑰奇,书以人重观忘疲。
安得颁为天下师,羹墙如见当临池。
我欲言之分渐卑,天风飒飒碑前吹。
现代解析
这首《延陵十字碑歌》是一首借古碑抒发人生感慨的诗歌,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1. 石碑背后的故事
诗人看到延陵(今江苏常州)的十字碑,联想到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季札的故事。季札是著名的贤人,多次让出国君之位,孔子曾为他题写墓碑。诗人用"鸾凤""蛟螭"这些神兽比喻碑文书法精妙,说这字迹连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看了都只能袖手旁观,凸显碑文的珍贵。
2. 石碑引发的思考
诗人通过石碑联想到做人的道理:
- 像季札这样品德高尚的人,不在乎个人得失("祸福得失天维持")
- 真正的贤者不会斤斤计较("一毫计较公变私")
- 世人常以成败论英雄,但圣人认为这很可笑("论人成败圣所嗤")
3. 石碑的现实意义
诗人感叹像蔡邕这样的书法家、韩愈这样的文豪都珍视古物,而季札碑更因承载着圣贤精神而珍贵。他希望能把这石碑的拓本推广天下,让人们在临摹书法时也能感受先贤品格("安得颁为天下师")。最后风吹石碑的描写,暗示高尚精神永远流传。
全诗核心:
通过一块古碑,告诉我们真正珍贵的是精神传承。就像现在我们看到革命遗址会想起先烈精神一样,诗人看到古碑想到的是古人"让贤不争"的高尚品格,并希望这种精神能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