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温汤

骊山山下水洋洋,一勺之多解破唐。
敢告后人商鉴近,温汤今日是唐汤。

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骊山温泉为切入点,用通俗的比喻讲了一个深刻的历史教训。

前两句描写骊山温泉看似平常的景象:山下的温泉水浩浩荡荡,但诗人却说"一勺水就能毁掉唐朝"。这里用夸张的比喻,暗示看似微小的享受可能酿成大祸——唐玄宗当年就是在骊山华清宫沉迷享乐,导致安史之乱爆发。

后两句直接点明警示:我要告诉后来的人,商朝灭亡的教训并不遥远(商纣王酒池肉林导致亡国),眼前这温泉就是唐朝灭亡的见证。诗人把温泉称为"唐汤",既指温泉本身,也暗指"导致唐朝灭亡的汤药"。

全诗用"温泉"这个具体意象,揭示了一个永恒道理:统治者沉迷享乐就会走向灭亡。语言平实但寓意深刻,就像用家常话讲大道理,让读者通过熟悉的温泉联想到历史兴衰,达到警醒世人的效果。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