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重游震泽(太湖古称)时,在鼋头渚停船看到的景色和引发的感慨。全诗用生动的画面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生思考。
前四句写景:
1. 开篇用"浣纯灰"(洗去尘土)比喻湖水清澈,说湖水干净得连一点胭脂色(指人工痕迹)都不让沾染到岸边。
2. 接着描写雾气缭绕的松树像龙一样盘踞在岩壁,长满青苔的怪石像蹲在水波中,用"吞""锁"两个动词让景物活了起来。
后四句抒情:
1. 用"舴艋"(小船)和鱼儿亲近,比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像水鸟一样自在,连鸟儿都不怕人。
2. 最后突然转到对历史人物范蠡(少伯)的质问:为什么这位功成名就的风流人物,还要带着西施归隐呢?这里暗含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认为真正的隐士应该彻底放下世俗牵绊。
全诗妙在:
- 景物描写动静结合,松树"吞"雾、怪石"锁"苔的拟人手法很生动
- 由景入情的转折自然,从眼前和谐画面联想到历史人物的选择
- 结尾的反问发人深省,暗示真正的隐逸应该比范蠡更纯粹
诗人通过这次重游,既欣赏了自然之美,也思考了人生意义,表达了对简单自在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