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月
待月倚楼西,坐久夜未上。
四顾景茫茫,昏黑穷远望。
层霄暮霭合,贝阙失清旷。
明河淡不辉,繁星见三两。
纤阿御晶轮,寂密秘音响。
美人在何处,引领空惆怅。
归卧息烦襟,澄怀悟色相。
无心引月看,玉镜照窗朗。
四顾景茫茫,昏黑穷远望。
层霄暮霭合,贝阙失清旷。
明河淡不辉,繁星见三两。
纤阿御晶轮,寂密秘音响。
美人在何处,引领空惆怅。
归卧息烦襟,澄怀悟色相。
无心引月看,玉镜照窗朗。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夜晚等待月亮升起时的孤独与遐想,情感细腻,画面感很强。
开头四句写主人公在西边的楼上等待月亮,坐了很久月亮还没出来。他环顾四周,景色模糊不清,远处一片黑暗。这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失落的氛围,就像我们晚上等人迟迟不来时的那种心情。
中间六句描写夜空的变化:暮色中的云气遮蔽了天空,原本清晰的星空变得朦胧,银河暗淡,只有零星几颗星星可见。这里用"贝阙"(指星空)和"明河"(指银河)这些意象,把夜空比作神仙居住的宫殿,增添了神秘感。接着写月亮(纤阿是月神)驾着晶莹的车轮悄悄升起,却听不到任何声响,这种无声的升起更显夜的寂静。
后六句转入抒情。主人公思念心中的"美人"(可能是心上人,也可能是理想或美好事物的象征),伸长脖子张望却只有失望。最后他回到房中,放下烦恼,心境渐渐平静,这时无意间发现月亮已经照在窗前。这个转折很妙——当我们刻意追求什么时往往得不到,放下执念后反而能意外收获美好。
全诗通过等待月亮的过程,表达了人生中"求而不得,不求反得"的哲理。语言清新自然,从期待到失望再到释然的情感变化十分真实,能让每个有过类似经历的人产生共鸣。月亮从缺席到出现的过程,也暗示着黑暗中总有光明,给人以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