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二十七日侍二老人出万里桥游宝历寺谒五
城中少乐事,日日走尘土。
因循嘉节过,春物遽如许。
驾言游近郊,及此新过雨。
梨花雪飘零,麦脚浪掀舞。
伤心梅已叶,慰眼杏初吐。
荒凉入古寺,迢递行两庑。
耽耽巨入阁,擐甲硕且武。
出门诣支径,信马踏江浒。
小舟呼未至,危亭憩方午。
长江渺无际,远岫明可数。
舟中更奇绝,一视隘天宇。
深流风浩荡。浅岸石龃龉。
水凫贞自适,修竹不知主。
摇摇打鱼艇,丁丁造船斧。
林疏见官道,路转失前浦。
奇观非一状,四面皆可取。
斗酒不妄倾,佳处辄自举。
杯盘渐狼藉,野蓛旋烧煮。
夷犹兴未尽,落日挂村坞。
归涂绕城隈,醉眼迷处所。
卧柳久知名,败屋费撑拄。
轻盈楚宫样,何事腰伛偻。
临风发浩叹,空响答人语。
吾亲俱老矣,君羹未尝睹。
聊为半日乐,少慰一生苦。
馀年愿长健,彩服看儿女。
此外吾何求,穷通任天与。
因循嘉节过,春物遽如许。
驾言游近郊,及此新过雨。
梨花雪飘零,麦脚浪掀舞。
伤心梅已叶,慰眼杏初吐。
荒凉入古寺,迢递行两庑。
耽耽巨入阁,擐甲硕且武。
出门诣支径,信马踏江浒。
小舟呼未至,危亭憩方午。
长江渺无际,远岫明可数。
舟中更奇绝,一视隘天宇。
深流风浩荡。浅岸石龃龉。
水凫贞自适,修竹不知主。
摇摇打鱼艇,丁丁造船斧。
林疏见官道,路转失前浦。
奇观非一状,四面皆可取。
斗酒不妄倾,佳处辄自举。
杯盘渐狼藉,野蓛旋烧煮。
夷犹兴未尽,落日挂村坞。
归涂绕城隈,醉眼迷处所。
卧柳久知名,败屋费撑拄。
轻盈楚宫样,何事腰伛偻。
临风发浩叹,空响答人语。
吾亲俱老矣,君羹未尝睹。
聊为半日乐,少慰一生苦。
馀年愿长健,彩服看儿女。
此外吾何求,穷通任天与。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伴家中两位老人春日出游的温馨场景,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城市生活的压抑与自然的疗愈 开头直白道出城市生活的单调("日日走尘土"),与后文绚烂的春景形成强烈对比。春雨后的郊外,飘落的梨花像雪花,麦浪翻滚,刚结果的梅树与初开的杏花,这些鲜活的自然意象展现出春天旺盛的生命力。
2. 三代同游的亲情画卷 诗中暗含三条情感线索:老人行动不便("败屋费撑拄")、诗人精心安排("聊为半日乐")、对儿女成长的期待("彩服看儿女")。在荒凉古寺、浩荡江景的背景下,这种天伦之乐显得尤为珍贵。
3. 人生哲思的层层递进 从"穷通任天与"的豁达,到"吾亲俱老矣"的感伤,再到"馀年愿长健"的祈愿,诗人将家庭责任、生命感悟融入山水之间。特别是用弯腰的柳树比喻年迈父母("何事腰伛偻"),形象中透着心酸。
全诗最动人的是那种"夹心一代"的复杂心境:既要照料老人,又要养育子女,在短暂的春游中偷得半日闲适。这种古今相通的家庭情感,让现代读者也能产生强烈共鸣。
何耕
(1127—1183)宋汉州绵竹人,占籍德阳,字道夫,号怡庵。高宗绍兴十七年四川类试第一。累擢嘉州守,有惠政,与何逢原、孙松寿、宋诲号四循良。孝宗淳熙中历户部郎中、国子祭酒,出知潼川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