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只有短短五个字,却像一颗浓缩的子弹,击中了许多人的内心。
"行亦自劾去"直白翻译就是"走了,自己辞职了"。但它的力量在于背后那种决绝的态度——不是被动等待处罚,而是主动选择离开。这种姿态在古代官场极为罕见,因为大多数人即使犯错也会拼命保住官职。
诗人用最简练的文字,刻画了一个有骨气的形象:当发现自己不适合或无法继续时,不找借口、不拖泥带水,干脆利落地离开。这种"不恋栈"的态度,在今天职场中依然珍贵。它提醒我们,有时候体面退场比勉强维持更需要勇气。
全诗没有修饰,没有解释原因,就像一声干脆的关门声,留下无限想象空间。这种"少即是多"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李焘
(1115—1184)眉州丹棱人,字仁甫、子真,号巽岩。高宗绍兴八年进士。十二年,始调华阳主簿。历官至礼部侍郎。孝宗淳熙十一年,以敷文阁学士致仕。卒谥文简。以名节、学术著称,长于吏治,关心民瘼,然终未获大用。博览典籍,著述宏富。纂修《续资治通鉴长编》,用力四十年始成,取材广泛,考订精核。又有《易学》、《春秋学》、《六朝通鉴博议》、《说文解字五音韵谱》及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