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江畔的画卷,充满思念与寂寥的意境。
前两句"九疑山碧楚天空,江上佳人思不穷"勾勒出开阔的远景:青翠的九疑山映衬着楚地辽阔的天空,江边有位女子在无尽地思念着谁。这里的"思不穷"三个字,把女子绵长的愁绪写得生动可感。
后两句"日暮南陵脩竹冷,鹧鸪声里起秋风"将镜头拉近:夕阳西下,南陵的竹林透着寒意,在鹧鸪的啼叫声中,秋风渐起。"冷"字既是写实,也暗示心情的凄凉;鹧鸪的叫声在古诗中常象征离愁,更添几分哀伤。
全诗妙在通过"山色-佳人-竹林-鹧鸪-秋风"这些意象的层层递进,把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完美融合。不用直抒胸臆,仅用几个简单的画面,就让我们感受到那份挥之不去的思念与秋日的萧瑟。特别是最后"起秋风"三个字,仿佛让读者也置身其中,感受到那阵带着凉意的风,体会到画中人的孤寂心境。
张泰
(1436—1480)苏州府太仓人,字亨父,号沧州。少与同里陆釴、陆容齐名,号称“娄东三凤”。天顺八年进士,授检讨,迁修撰。恬淡自守。诗名亚李东阳,弘治间艺苑皆称李怀麓、张沧州。书法亦翩翩可喜。有《沧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