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梅村山人

古松树下书阴寒,云亦何心去不还。
却怪建州城裹梦,一春多在湛庐山。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文人隐居山林的闲适生活,同时暗含对世俗的疏离感。

前两句"古松树下书阴寒,云亦何心去不还"勾勒出一幅清幽的山居图:诗人在苍劲的古松树荫下读书,连天上的云都悠闲自在地飘着,似乎没有要离开的意思。这里用"阴寒"不是真的寒冷,而是形容松荫下的清凉舒适。

后两句"却怪建州城裹梦,一春多在湛庐山"突然转折:诗人奇怪自己明明在建州城里,却总做着山居的梦,整个春天的心思都在湛庐山(隐居之地)。这里的"怪"字用得巧妙,既表达了对山居生活的向往,又暗含对不得不留在城里的无奈。

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将山林的闲适与城市的束缚形成鲜明对照。诗人表面上写云、写树、写读书的闲情,实则抒发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悠远,让读者能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世的宁静之美。

毛直方

毛直方(生卒年不详,约1279年前后在世),字静可,建安(今福建建瓯)人。宋咸淳九年(1273)以周礼领乡荐,入元后不仕,优游闾里,授徒讲学。及科举制重兴,郡内以明经擢进士第者,多出其门。省府上其名,始被一命,得教授致仕,半俸终其身。所编有《诗学大成》、《诗宗群玉府》三十卷,所著有《冶灵稿》四卷、《聊复轩斐稿》二十卷。《元诗选·三集》录其诗二十六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