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一作陆游诗)

尽道迎梅雨,能无一日晴。
窗昏愁细字,檐暗(一作滴)乱疏更。
未怪蛙争席,真忧水冒城。
何由收积潦,箫鼓赛西成。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连绵阴雨带来的烦闷和忧虑,语言平实却充满生活气息。

前两句写人们都在说"梅雨季到了",可这雨怎么一天都不肯停呢?简单口语化的抱怨,瞬间拉近读者距离,让人想起自己遇到连阴雨时的不耐烦。

中间四句生动刻画雨天生活:雨水模糊了窗子,连字都看不清;屋檐滴水声打乱了更漏(古代计时器)的节奏。这些细节让人仿佛置身潮湿的房间,听见滴滴答答的水声。诗人甚至自嘲说:现在连青蛙跑进屋都不奇怪了,真正担心的是雨水淹了城墙——从生活琐事转到民生忧虑,情感层层递进。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什么时候才能排掉积水?到时候一定要敲锣打鼓庆祝丰收啊!在愁苦中突然迸发出对晴天的渴望,这种强烈的对比让全诗在压抑中透出希望,就像久雨后突然看见的阳光,格外温暖明亮。

全诗妙在把日常的雨天写得如此鲜活,既有生活的小烦恼,又有对百姓的大关怀,最后用期待丰收的欢乐收尾,让人在阴郁中看到光亮,正是古人"哀而不伤"的智慧体现。

曾几

曾几(1085--1166)中国南宋诗人。字吉甫,自号茶山居士。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人,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曾几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