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阳台 陪邬碧泉刘一佛李作屏茶话,北郊吊绍武君臣冢
桥咽花流,碣凭藓篆,苍蝇吊客仍稀。
去矣王孙,萋萋芳草霜欺。
烽烟岭外惊人讯,马首尘、偏向江西。
小朝廷、几日君臣,共穴狐狸。
江山又觉今非。
甚弹丸黄土,尚占天涯。
风雨灵旗,几多猿鹤飞驰。
杜鹃红到荒坟角,学粤讴、北客题碑。
祝山灵、大壑藏舟,莫任宵移⑴。
去矣王孙,萋萋芳草霜欺。
烽烟岭外惊人讯,马首尘、偏向江西。
小朝廷、几日君臣,共穴狐狸。
江山又觉今非。
甚弹丸黄土,尚占天涯。
风雨灵旗,几多猿鹤飞驰。
杜鹃红到荒坟角,学粤讴、北客题碑。
祝山灵、大壑藏舟,莫任宵移⑴。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和朋友一起喝茶聊天后,去北郊祭拜"绍武君臣冢"(南明绍武政权君臣的坟墓)时的感慨。全词通过今昔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亡的哀叹。
上片(前半部分): 开头用"桥下流水呜咽,石碑上长满青苔"的凄凉景象,暗示这里很少有人来祭拜。接着用"苍蝇都比吊唁的人多"这种夸张手法,突出墓地的荒凉。"芳草被寒霜摧残"暗喻南明政权像草木一样脆弱。后几句写当年清军从岭南打来,战火逼近江西,这个小朝廷的君臣很快就覆灭了,死后同穴(指一起埋葬),像狐狸一样卑微。
下片(后半部分): 转向当下感受,说如今江山又变了模样,这么小的坟墓却还留在偏远之地。风雨中仿佛看到灵旗飘动,听到猿猴飞鸟的叫声。杜鹃花红艳艳地开到坟头,北方来的客人(指作者自己)学着用广东方言在碑上题字。最后祈求山神:请保护好这些坟墓,别让它们在夜里悄悄消失(暗指希望历史不被遗忘)。
全词特色: 1. 善用对比:将昔日君臣的短暂辉煌与今日坟墓的荒凉形成强烈反差 2. 意象生动:用"苍蝇吊客""共穴狐狸"等不常见的比喻,给人深刻印象 3. 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也暗含对当下时局的忧虑 4. 地方色彩:融入"粤讴"(广东民歌)等元素,体现地域特色
这首词告诉我们:历史兴亡转眼即逝,但后人应该记住这些教训。作者通过祭奠古迹,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