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舜民的作品,描绘了他在张氏园亭观赏山水的情景。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分析:
1. 茅堂相与共看山,昼短流光最易残。 - “茅堂”指的是简陋的草屋或小屋,这里可能是指作者居住的地方。“相与”意味着一起,表示作者和友人共同欣赏山景。“昼短流光最易残”意味着白天时间短暂,阳光容易消散。这表达了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喜爱。
2. 彩笔未成青玉案,花阴又上碧阑干。 - “彩笔”指绘画用的彩色笔,“青玉案”是一种精美的食器,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花阴”指的是花树的影子,“碧阑干”指的是绿色的栏杆。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作者用彩色笔在青玉案上作画,而花影又映照在碧绿的栏杆上。这表达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3. 有杯到口穷犹乐,无事萦心梦亦安。 - “有杯到口”意味着有酒喝,“穷犹乐”表示尽管生活简朴,但内心仍然快乐。“无事萦心”意味着没有烦恼缠身,“梦亦安”表示即使做着美梦,也感到安心。这两句诗传达了一种超脱物质享受、追求精神愉悦的生活态度。
4. 荣辱升沉是常理,不妨江上老儒冠。 - “荣辱升沉”指的是名利的得失,“常理”意味着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妨江上老儒冠”意味着不必过于在意名利得失,可以像江上的老渔夫一样自在。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哲学。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张氏园亭观赏山水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以及对人生态度的豁达。整首诗语言通俗易懂,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