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和歌辞。怨歌行
城南有怨妇,含怨倚兰丛。自谓二八时,歌舞入汉宫,
皇恩弄幸玉堂中。绿陌黄花催夜酒,锦衣罗袂逐春风。
建章西宫焕若神,燕赵美女二千人。君王厌德不忘新,
况群艳冶纷来陈。是时别君不再见,三十三春长信殿。
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绮窗虫网氛尘色,
文轩莺对桃李颜。天王贵宫不贮老,浩然泪陨今来还。
自怜转晚暮,试逐佳游芳草路。小腰丽女夺人奇,
金鞍少年曾不顾。归来谁为夫,请谢西家妇,
莫辞先醉解罗襦。
皇恩弄幸玉堂中。绿陌黄花催夜酒,锦衣罗袂逐春风。
建章西宫焕若神,燕赵美女二千人。君王厌德不忘新,
况群艳冶纷来陈。是时别君不再见,三十三春长信殿。
长信重门昼掩关,清房晓帐幽且闲。绮窗虫网氛尘色,
文轩莺对桃李颜。天王贵宫不贮老,浩然泪陨今来还。
自怜转晚暮,试逐佳游芳草路。小腰丽女夺人奇,
金鞍少年曾不顾。归来谁为夫,请谢西家妇,
莫辞先醉解罗襦。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被冷落的妃子的故事,用第一人称的视角道出了古代后宫女性的悲惨命运。
前半段是回忆:她曾是城南的普通姑娘,十六岁因能歌善舞被选入皇宫。那时穿着华服陪皇帝宴饮,建章宫里住着各地来的两千多名美女。皇帝很快喜新厌旧,她就像被丢进旧仓库的物件,在长信殿一呆就是三十三年。宫殿白天也关着门,纱帐透着冷清,雕花窗结满蛛网,只有黄莺偶尔对着凋谢的花啼叫——这些景物都在说:皇宫不留老去的女人。
后半段是现状:熬到出宫时已人老珠黄。她试着去郊外散心,但路上年轻姑娘们吸引着骑骏马的少年郎,根本没人看她。最后她绝望地回家,自暴自弃地对邻居说:"别劝我了,让我醉着脱嫁衣吧",暗示自己只能借酒消愁孤独终老。
全诗最扎心的是三个对比:曾经"锦衣罗袂"的荣宠对比"绮窗蛛网"的凄凉,当年"二千美女"的热闹对比"重门昼掩"的死寂,以及现在"小腰丽女"被追捧对比自己"归来谁为夫"的孤独。诗人用这些画面无声控诉:封建皇权把活生生的女性变成可替换的玩物,新鲜时是装饰品,旧了就变成"氛尘色"(灰尘)般的存在。
吴少微
唐代文学家。新安(今安徽黄山休宁)人。字仲材,号遂谷。生于唐高宗龙朔三年(663年)癸亥八月十三日,卒于明皇天宝八年(750年),与夫人朱氏合葬休宁石叶山(后改名凤凰山)。神龙二年(706)三月,加谟去世,病中少微,闻讯大恸,赋诗哀惮,不久亦卒。与加谟、谷倚,皆以文词著称,誉为“北京三杰”。少微所作《崇福寺钟铭》,尤为时人所推重。著录有集十卷,已散佚。《全唐文》收录其《为并州长史张仁亶进九鼎铭表》等六篇文。《全唐诗》收录其《哭富加谟》、《长门怨》、《古意》等诗六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