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永定张效桓少尉若翼,海楼丈之子也。与倭寇战,堕机死汉阳。即葬所殉地,词以吊之
巀嶭梌山嶂,百里势纵横。
中间千载奇气,盘薄出斯人。
不屑攒眉故纸,浑似仲升投笔,壮志奋凌云。
挥手却红日,含笑破妖氛。
成大节,敦薄俗,砺吾军。
彭殇等耳死重,能使泰山轻。
从此小军山畔,相对睢阳祠宇,碧血夜燐燐。
精魄终不泯,看复旧乾坤。
中间千载奇气,盘薄出斯人。
不屑攒眉故纸,浑似仲升投笔,壮志奋凌云。
挥手却红日,含笑破妖氛。
成大节,敦薄俗,砺吾军。
彭殇等耳死重,能使泰山轻。
从此小军山畔,相对睢阳祠宇,碧血夜燐燐。
精魄终不泯,看复旧乾坤。
现代解析
这首词是悼念一位抗日英雄张效桓的壮烈之作,用充满力量的语言歌颂了他的英勇事迹和精神品格。
开篇用"巀嶭梌山嶂"这样雄奇的山势描写,暗示英雄出生地的不凡气势。说这片土地孕育了这位千年难遇的奇才,他天生就不是死读书的料,而是像古代名将班超那样投笔从戎的热血男儿。
中间部分生动描绘了英雄的战斗英姿:他挥手就能挡住太阳,带着必胜的笑容冲破敌人的包围。这里用夸张的手法,展现了他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
后段着重写英雄牺牲的意义:他的死重如泰山,不仅成就了自己的气节,更激励了军队士气,净化了社会风气。虽然生命短暂如彭祖,但价值远超常人。词人想象英雄牺牲的小军山,将和唐代名将张巡的祠堂一样永垂不朽,英雄的碧血会化作夜空中不灭的磷火。
最后两句是全词的点睛之笔:英雄的精神永不消亡,必将见证祖国收复河山的那一天。整首词将悲壮与豪迈完美结合,既表达了对英雄的深切哀悼,又传递出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