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氏馆听琴送黄海胡子

南浦别多惟悴深,叩槛忽聆丹凤吟。
掌上十指有长短,坐客满堂谁会心。
认得缥缃几行字,大匠注眸不相弃。
剑芒已露幽壤光,感激临行洒秋泪。
客怀醉揽如乱沙,寸心愁谢霜后花。
江亭欲雪未成雪,三十六峰寒到家。
横蹙吴山截江路,离魂尚恋烟郊树。
掷杯起柁日落迟,洒落沙风送愁去。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充满离愁别绪的琴声送别场景,通过生动的画面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友人分别时的复杂心境。

开篇以"南浦"(传统送别之地)点明离别主题,用"憔悴深"直击内心苦闷。忽然响起的琴声("丹凤吟")像一道亮色,但紧接着用"十指有长短"的比喻,暗示知音难觅——满座宾客无人真正听懂琴中深意。

中间部分通过几个鲜明意象推进情感:友人虽出身寒微("缥缃几行字"指简陋的书卷),却得到贵人赏识("大匠注眸");即将展露锋芒("剑芒幽壤光"),却在离别时落泪。这里用"霜后花"比喻愁绪凝结的心,用"欲雪未雪"的江亭和寒透的远山,营造出压抑又清冷的氛围。

结尾最富画面感:吴山仿佛横亘在离别路上,离魂还眷恋着烟霭中的树木。最后掷杯启程的洒脱动作与"洒落沙风"形成反差——看似潇洒离去,实则愁绪随风蔓延。全诗在动作与景物的交织中,把不舍、期许、孤寂糅合成悠长的余韵。

诗人巧妙运用琴声、剑光、霜花、欲雪等意象,将抽象的离愁写得可听可见,最后"送愁去"的洒脱姿态下,藏着更深的不舍,这种含蓄的表达让离别之情更显绵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