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患中寄友 其二

手扶日月归真主,泪洒乾坤望掖庭。
身死愿为陵下草,春风常护万年青。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用简单直白的意象传递出复杂的情感。

前两句"手扶日月归真主,泪洒乾坤望掖庭"描绘了一个悲壮的场景:诗人想要托起象征国家的日月(政权)归还给正统君主,同时为天下苍生流泪,遥望皇宫(掖庭)。这里用"手扶日月"的夸张动作,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泪洒乾坤"则凸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

后两句"身死愿为陵下草,春风常护万年青"是全诗最动人的部分:诗人表示即使死去,也愿意化作皇陵下的青草,永远守护国家。这个比喻非常巧妙——小草看似卑微,却有着顽强的生命力,"春风常护"象征着国家永远昌盛。通过"陵下草"这个意象,把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诗人不追求轰轰烈烈的牺牲,而是甘愿做最平凡的守护者。这种不求回报、不计名利的奉献精神,通过"小草"的意象得到了最朴实的表达。同时"万年青"的祝愿,又让悲壮的情绪中透露出希望的光芒。

解缙

解缙(1369年-1415年),字大绅,一字缙绅,号春雨、喜易,明朝吉水(今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中进士,官至内阁首辅、右春坊大学士,参预机务。解缙以才高好直言为人所忌,屡遭贬黜,终以“无人臣礼”下狱,永乐十三年(1415年)冬被埋入雪堆冻死,卒年四十七,成化元年(1465年)赠朝议大夫,谥文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