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十二月都人供暖*

十二月都人供暖*。宫中障面霜风猎。甲第藏钩环侍妾。红袖*。笑歌声送金蕉叶。倦客玉堂寒正怯。晓洮金井冰生鬣。冻合灶觚*一碟。吴霜镊。换年懒写宜春帖。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词描绘了寒冬腊月里富贵人家与贫寒文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场景,形成鲜明对比。

上片写富贵人家的奢靡生活: - 十二月京城开始供暖,皇宫里用屏障遮挡刺骨寒风。 - 豪宅里(甲第)主人们玩着藏钩游戏(古代一种游戏),周围环绕着侍妾。 - 穿着红袖的侍女们,在欢笑声中传递着金蕉叶酒杯(形容饮酒作乐的场景)。

下片写寒门文人的窘迫处境: - 困顿的文人(倦客)在翰林院(玉堂)冷得发抖。 - 清晨打水时,井口结满冰凌(鬣指冰凌的形状)。 - 灶台都冻住了,只能吃简单的冷菜(一碟)。 - 白发渐生(吴霜镊指拔白发),连新年写春联(宜春帖)的心情都没有。

全词通过对比手法: 1. 空间对比:上片写宫中豪宅,下片写寒士住所 2. 温度对比:供暖的温暖 vs 结冰的寒冷 3. 心境对比:欢歌笑语 vs 颓丧懒散

深层含义: 反映了社会阶层差异,富贵者纸醉金迷,贫寒者生计维艰。特别是最后"懒写宜春帖"的细节,生动表现出寒士对生活的无奈和倦怠。

欧阳玄

元代史学家、文学家。延祐年间(1314年—1320年),欧阳玄任芜湖县尹三年,不畏权贵,清理积案,严正执法,注重发展农业,深得百姓拥戴,有“教化大行,飞蝗不入境”之誉。在任内,对芜湖名胜古迹,多加保护修葺,据传“芜湖八景”,是其在任时所形成。对每景都题有七律一首(见康熙《太平府志》和《芜湖县志》),常游“荆山寒壁”,因与家乡荆州的荆山同名,所以其有“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之句。离任时,对芜湖依念绵绵。后人将荆山之水取名“欧阳湖”,简称“欧湖”,以志纪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