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钝庵吊乐庵龙洲莲峰半山四古墓 其一

白头村妪白头翁,盛事惊看在眼中。可惜一抔江上土,野花黄蝶领春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对白发老夫妇偶然发现江边古墓的场景,通过质朴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人生感慨。

前两句用"白头村妪白头翁"的重复手法,突出两位老人风烛残年的形象。"盛事惊看"形成巧妙反差——老人们眼中庄重的古墓祭扫场景,在旁人看来不过是寻常小事,暗示生命终将归于平凡。

后两句笔锋转向古墓本身。"一抔江上土"用极简的笔墨勾勒出荒坟景象,与"野花黄蝶"的鲜活春色形成强烈对比。这里暗含两层深意:一是生命终将化作黄土,二是自然永恒轮回的春风依然抚慰着逝者。黄蝶绕着野花飞舞的意象,既点出墓地的荒凉,又赋予死亡一种诗意的温柔。

全诗最动人处在于举重若轻的表达——没有直接哀叹生死,而是通过白发老人与古墓、黄土与春风的并置,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时光无情与生命脆弱的永恒命题。老人眼中的"盛事"与实际的荒凉形成的落差,尤其令人唏嘘。

郑文康

(1413—1465)苏州府昆山人,字时乂,号介庵。正统十三年进士。观政大理寺,寻因疾归。父母相继亡故后,绝意仕进,专心经史。好为诗文。有《平桥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