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古寺的秋日黄昏图景,传递出孤寂与超脱交织的复杂心境。
前两句写环境:空寂的山中,古老的寺庙爬满青紫色苔藓,这种幽僻反而让诗人感到庆幸——因为不会有渔夫樵夫来打扰。这里的"紫苔侵"用颜色和动态感暗示寺庙久无人迹,"更喜"二字透露出诗人主动寻求孤独的态度。
后两句转入时间细节:诗人独坐面对暮秋阴沉的天空,听着萧瑟风声,看枯叶被风吹进寺庙深深的回廊。"败叶入廓深"这个画面特别有感染力,既是眼前实景,又像在说外界的衰败景象不断侵入内心世界。风与叶的互动让静止的画面突然有了声响和动感。
全诗妙在通过"空寺、紫苔、秋阴、败叶"这些冷色调意象,构建出一个与世隔绝的沉思空间。诗人看似在描写环境,实则通过"更喜""坐对"等词悄悄流露心境——这种孤独不是被迫的,而是主动选择的精神栖息。现代人读来,或许能联想到在快节奏生活中,偶尔也需要这样的独处时刻来沉淀心灵。
王铚
王铚,生卒年月不详。字性之,自号汝阴老民,世称雪溪先生。高宗建炎四年(1130),纂集太宗以来兵制。绍兴四年(1134)书成,赐名《枢庭备检》。后罢为右承事郎,主管台州崇道观,续上《七朝国史》等。九年,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晚年,遭受秦桧的摒斥,避地剡溪山中,日以觞咏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