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刘端礼兼简王民瞻郭进道

从来膏粱鄙世胄,岂知牛后与鸡口。
况乃末俗交道衰,时态纷纷翻覆手。
刘君门多长者辙,俗子驱车未容蹂。
斯文博约有王郎,正如白二得元九,
子猷无事只种竹,渊明有巾惟漉酒。
万钟五斗唾不顾,冷笑累累印如斗。
我今已无田园归,身外宁论婚嫁有。
卞和三献已两刖,被褐会当逢一剖。
今君家世自汾阳,汉相人物何堂堂。
坐使斯民歌乐康,岂弟之化如龚黄。
趣君移具过吟窗,羽虫得时已飞扬。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作品,表达了对世俗功利的不屑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全诗可以分成几个部分来理解:

1. 讽刺世俗 开头直接批评那些靠家族背景炫耀的富贵子弟("膏粱世胄"),说他们像"牛后鸡口"(比喻卑贱无能),还讽刺社会风气败坏,人心善变("末俗交道衰,时态翻覆手")。

2. 赞美高洁友人 - 刘端礼(刘君)家里来往的都是品德高尚的人("长者辙"),庸俗之辈不敢打扰。 - 王民瞻(王郎)学问广博,像唐代诗人元稹和白居易那样志趣相投。 - 用两个典故形容他们的淡泊: 王子猷(王徽之)爱种竹不问世事 陶渊明用头巾滤酒,拒绝做官 说他们连"万钟俸禄"(高官厚禄)都不放在眼里,嘲笑那些炫耀官印("印如斗")的俗人。

3. 自述心境 诗人说自己已经失去田园(可能指官场失意),不在乎婚嫁等世俗琐事。用"卞和献玉被砍脚"的典故,暗示自己怀才不遇,但相信终会遇到识货人("被褐逢一剖")。

4. 勉励友人 最后夸赞刘端礼家世显赫(唐代汾阳王郭仪后代),鼓励他像汉代贤臣龚遂、黄霸那样造福百姓("歌乐康")。结尾幽默地说:现在连虫子都飞得欢快,你快带着酒菜来我窗前共饮吧!

核心思想: 通过对比庸俗权贵和淡泊名士,表达对真诚友谊和清廉品格的珍视。诗中用大量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把严肃的人生选择写得生动有趣,既有讽刺力度,又充满文人雅趣。

李处权

(?—1155)宋徐州丰县人,徙江宁溧阳,字巽伯。李淑曾孙。徽宗宣和间,与陈恬、朱敦儒并以诗名。南渡后曾领三衢。卒年七十余。有《崧庵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