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郊野的生动画面,充满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前两句点明地点:城西有条流水,岸边是用石头砌成的堤塘,堤塘边的青山是古代王公贵族的墓地(北邙山在洛阳,是著名的墓葬区,这里借指墓地)。这里用"石塘"和"青山"形成对比,暗示生与死的相邻。
中间四句用两组对比展现秋日景致:背阴的小路上,松叶沾着霜露很滑溜;向阳的山坡上,没下雨麦苗却长得很好。溪桥边送别客人时,水边的蒲草正在凋落;野店挽留行人,飘来晚稻的香气。这些细节既写实又富有深意——"松叶滑"暗示人生路难行,"麦苗长"展现生命顽强,"蒲草落"带着离愁,"稻花香"又给人温暖。
最后两句意味深长:诗人停马站在墓前的石像(翁仲)旁,看着衰老的雕像,感叹谁会带着酒来,在夕阳下醉饮呢?这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伤感,又透露出及时行乐的人生态度。
全诗通过墓地与农田、凋零与生长、送别与挽留的多重对比,把秋日的萧瑟与丰收、生命的短暂与永恒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最后那个"醉斜阳"的提问,让整首诗在苍凉中透出几分洒脱。
沈明臣
浙江鄞县人,字嘉则。诸生。偕徐渭为胡宗宪幕僚。有诗名,即兴作铙歌十章,援笔立就,为宗宪激赏。后宗宪以严党下狱死,为之讼冤。继往来吴楚闽粤间。卒年七十余。歌诗约七千余首,有《丰对楼诗选》、《荆溪唱和诗》、《吴越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