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谢池春 工部草堂》是借杜甫(曾任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的草堂来抒发对杜甫的敬仰和感慨。全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杜甫人格的赞美,也有对他坎坷命运的叹息。
1. 开篇直抒胸臆
“每饭思君”用日常吃饭的场景,表达对杜甫的念念不忘。“岁寒松柏”比喻杜甫坚韧不拔的品格,像松柏一样经得起风霜。浣花溪是杜甫草堂所在地,“泪痕犹渍”暗指杜甫诗中常含忧国忧民之泪,至今仍能感受到他的悲悯。
2. 杜甫的抱负与现实的落差
“自居稷契”指杜甫以古代贤臣稷和契自比,胸怀治国安邦之志,但现实却是“天涯落魄”,一生漂泊困顿。“望长安、剑门云隔”写他虽心系朝廷(长安),却被蜀地的剑门关阻隔,象征理想与现实的遥远距离。
3. 对杜甫际遇的惋惜
“凄凉幕府”指杜甫曾依附严武(剑南节度使)的幕府,但严武未必真正赏识他。“称诗王、古今创格”高度评价杜甫的诗坛地位,称他开创了古今未有的诗歌风格。“骚坛史笔,是春秋一派”说他的诗兼具《离骚》的情感和《春秋》的史笔,记录时代苦难。
4. 结尾的愤懑
“恨名流、半多流谪”点出千古才子的共同悲剧:有才华的人往往遭贬谪流放。这句既是为杜甫鸣不平,也暗含对历代文人命运的感慨。
全诗精髓:
通过杜甫的草堂,诗人歌颂了杜甫崇高的品格和诗艺,同时痛惜他生不逢时的命运。诗中既有对杜甫个人的敬仰,也延伸出对历史上怀才不遇者的普遍同情,情感真挚,语言凝练,读来令人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