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霞关

七闽路与中原通,怪事咄咄惊天公。
冈连岭复云树匼,飞鸟不度猿猱穷。
微茫一线走绝壁,谁凿溟涬开鸿蒙?
二十八盘尤斗绝,路难直似摩苍穹。
王公守国天设险,崤函轘辕自古崇。
兹岂小巫怯百二,偏隅冷落箐篁中。
正恐五丁力不到,无诸倔强凭豅谼。
尔来文物盛唐宋,舟车衢信当要冲。
蛇形蟠曲甃磴道,史浩于此开榛丛。
宋明王孙两遗种,哀哀望帝啼鹃红。
日者井蛙跳涔水,高拥黄屋弯朱弓。
阴平夜追渠帅缚,昆仑电扫巢穴空。
虽云负固不可恃,车箱箭筈名益隆。
热行五步一回首,仆夫告瘁心神忡。
残旗折戟渺何许,故垒瓦砾馀蒿蓬。
淙淙飞泉下幽壑,輣冲百道鸣丰霳。
回溪互证前路失,恍惚七圣迷崆峒。
南风不竞自天道,嗟哉竖子时无雄!
欲呼真宰铲叠嶂,永俾灌莽无伏戎。
左鼓右旗列几案,拖舟舁轿从西东。
怀古登危重兴叹,溟茫襟袖侵霿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福建仙霞关的险峻地势和历史沧桑,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典故,展现了作者对这片土地的复杂情感。

开篇用"七闽路与中原通"点明仙霞关作为福建通往中原要道的重要性,随后用一连串夸张比喻形容其险要:山岭连绵如云树交织,飞鸟猿猴都难以逾越,只有一线窄路悬挂绝壁,仿佛开天辟地时留下的痕迹。二十八道盘山路陡峭得像是要直插云霄,这种天然屏障堪比历史上著名的军事要塞崤函轘辕。

诗中穿插历史典故:从汉朝无诸王在此割据,到唐宋时期发展为交通要道;从南宋史浩修建磴道,到宋明遗民在此抗争。特别是用"哀哀望帝啼鹃红"的杜鹃啼血典故,暗喻亡国之痛。随后笔锋一转,讽刺那些妄图凭险割据的势力终究失败,只留下残旗断戟和荒芜营垒。

最后借景抒情:飞泉幽谷、迷雾回溪营造出迷离意境,用"七圣迷崆峒"的典故暗喻现实困境。结尾"南风不竞"的感叹,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也暗含对时局衰微的感慨。最终表达出希望铲平险阻、消除战祸的愿望,在怀古幽思中完成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

全诗将雄奇的自然景观与深沉的历史感慨完美融合,通过险要关隘的描写,折射出对兴衰更替的思考,展现出豪放中见沉郁的艺术风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