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来妇

雁阵声中百卉彫,深丛叶叶逞红娇。
浓妆可有秋娘妒,艳质偏于老圃饶。
生似鸡皮年少日,啼残鹃血可怜宵。
人情竞说春光好,如此容颜岂寂寥。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迟暮美人的复杂心境,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物形象的巧妙结合,传递出对衰老与生命力的深刻思考。

前两句用"雁阵飞过百花凋零"的秋景起兴,却突然转折写"灌木丛中红叶娇艳"。这里用反衬手法——在万物衰败的秋季,红叶反而绽放出最浓烈的色彩,就像诗中的老妇人,在年华老去时依然保持着惊人的美丽。

中间四句用三个强烈对比:老妇人精心打扮的妆容可能让年轻女子嫉妒("秋娘"代指年轻美女),她风韵犹存的气质在老年人群中格外耀眼。皮肤虽已松弛如鸡皮,却仍带着少女时代的影子;深夜独自哭泣到血泪干涸("鹃血"典故化用杜鹃啼血),展现她内心的孤独痛苦。

最后两句笔锋一转:世人都爱赞美春光(象征青春),但谁又能说这样历经风霜的容颜不值得欣赏呢?诗人用反问句为老妇人的魅力正名,暗示真正的美不应被年龄定义。全诗就像用文字绘制的一幅秋日红叶图,在凋零中见绚烂,在沧桑中显风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