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清平喜晴
清平路崎岖,开凿资神斧。
西来接滇蜀,南下通吴楚。
峰峦渺云汉,林木蔽烟雾。
怪石惊龙蛇,崩崖斗熊虎。
我昨经过时,春寒值风雨。
朱幨隔油幔,咫尺不可睹。
旋装趁阳和,万景纷呈露。
天空山献奇,春好花欲语。
悠然骋遐瞩,倏尔成短句。
阴晴固无定,所遇良有数。
逢人重咨询,一笑青天暮。
西来接滇蜀,南下通吴楚。
峰峦渺云汉,林木蔽烟雾。
怪石惊龙蛇,崩崖斗熊虎。
我昨经过时,春寒值风雨。
朱幨隔油幔,咫尺不可睹。
旋装趁阳和,万景纷呈露。
天空山献奇,春好花欲语。
悠然骋遐瞩,倏尔成短句。
阴晴固无定,所遇良有数。
逢人重咨询,一笑青天暮。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清平路上的一段旅程,通过自然景观的变化和自身感受,表达了对人生际遇的思考。
开篇先写清平路的险峻难行——山路崎岖得像被神斧劈凿出来,连接着云南四川,通往江南楚地。这里用夸张的比喻(神斧)和地理名词,突出道路的险要和重要。
接着用一组生动的画面描写沿途风景:高耸入云的山峰、烟雾笼罩的树林、像龙蛇般吓人的怪石、像熊虎打架的崩塌山崖。这些比喻让险峻的自然景观充满动感和生命力。
然后回忆上次经过时的糟糕天气:春寒料峭又遇风雨,坐在挂着红帷幔的车里,连近处都看不清。与现在"趁阳和"(趁着暖和天气)重新上路形成鲜明对比——此刻晴空万里,群山展现出奇妙姿态,春花仿佛要开口说话。这里用拟人手法(花欲语)表现春天的生机。
最后抒发感悟:悠闲地眺望远方,突然想写诗。阴晴变化本就无常(暗指人生际遇),遇到好天气都是缘分。向路人打听前路,只得到暮色中一个会心微笑。这个开放式结尾,用"青天暮"的意象暗示:虽然前路未知,但保持豁达心态就好。
全诗通过对比阴晴两种天气下的旅途体验,把自然景观的壮美与人生际遇的无常联系起来,最终传递出随遇而安的生活智慧。最精彩的是将险峻山路写得气势磅礴,又把细腻的人生感悟融入其中,刚柔并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