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介溪宗伯承天祀陵

达孝隆追王,天恩显大伦。
星槎劳使节,圭璧奏皇仁。
牺酌灵神格,鸾刑至敬伸。
登歌周礼乐,奔走汉儒绅。
历岁松楸古,凌空殿阁新。
荆衡万马下,江汉九龙驯。
期会隆昌运,精英毓圣人。
宸碑光御翰,宠命被词臣。
问俗周郊甸,观风驻骆骃。
民情与吏治,还望达枫宸。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隆重的皇家祭祀活动,展现了明朝皇权的威严与儒家礼制的庄重。全诗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

1. 皇家气派
开篇用"达孝""天恩"等词突出皇帝对祖先的尊崇,像"星槎劳使节"(官员乘船奔波)、"圭璧奏皇仁"(捧着玉器献礼)这些画面,生动表现了祭祀队伍的浩大阵仗。

2. 祭祀盛况
诗中"牺酌""鸾刑"指用美酒和祭品敬神,"周礼乐""汉儒绅"说明完全按照古礼进行。特别写到新建的巍峨殿阁和古老松柏,形成古今交融的庄严氛围。

3. 自然象征
"荆衡万马""江汉九龙"是精彩比喻,把长江汉水比作驯服的龙马,既展现山河壮丽,又暗喻皇权稳固、天下太平。

4. 政治寓意
后半段提到"宸碑光御翰"(御笔题写的石碑)、"观风驻骆骃"(官员考察民情),表面写祭祀,实则歌颂皇帝治国有方,官员勤政爱民。

全诗用富丽堂皇的意象堆叠,像电影镜头般从祭祀场景切换到山河画卷,最后落点到对明君贤臣的赞美。虽然是为皇家活动写的应制诗,但"万马下""九龙驯"等动态描写让庄重题材显得气势磅礴,展现了明代宫廷诗的典型风格。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