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讽刺了两种不同的处世态度。
前两句写魏勃的刚烈:他激怒三军的壮举根本不值一提,真正厉害的是那些在朝廷上吓得发抖却能保住官位的人。这里用反语讽刺了官场生存法则——与其像魏勃那样硬碰硬,不如学会在权贵面前战战兢兢装孙子。
后两句用对比手法:齐国大臣(暗指魏勃)虽然正直却当不了大官,而那些在权贵面前跪拜求饶的人("雄雉"指代权贵)反而能飞黄腾达。"擎跽"(跪拜)和"偷生"这两个动作,活画出趋炎附势者的丑态。
全诗最妙的是用"雄雉"(漂亮的野鸡)比喻权贵,既暗示这些人徒有华丽外表,又暗含"野鸡再美也变不成凤凰"的蔑视。诗人用看似平淡的语言,揭穿了官场"会跪的才能升官"的潜规则,既有辛辣讽刺,又带着几分无奈。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