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端明苏子瞻书天庆观乳泉赋后(嘉熙三年四月旦)

天一生兮上浮,羽人俟兮丹丘。
溯儋耳兮东注,夹昆仑兮倒流(明汪砢玉《珊瑚网》卷四)。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神话色彩的壮丽画卷,用现代语言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句"天一生兮上浮" 以"天一"(指宇宙初始的混沌元气)开篇,像电影慢镜头般展现天地初开时轻盈上升的元气,让人联想到晨雾升腾的奇幻景象。

第二句"羽人俟兮丹丘" 镜头转向仙境——"羽人"(长翅膀的仙人)在"丹丘"(赤红仙山)上静静等待。这里用鲜红的山色与白衣仙人形成视觉冲击,像一幅工笔重彩画。

第三句"溯儋耳兮东注" 突然笔锋一转,描写汹涌水流:海水逆流冲向"儋耳"(海南古称),又向东奔涌。用"溯"字制造矛盾感,仿佛看到钱塘江潮水倒灌的奇观。

第四句"夹昆仑兮倒流" 将视野拉到世界屋脊昆仑山,想象两条大河夹着雪山倒流的超现实画面,就像把瀑布镜头倒放,充满违反物理规律的浪漫。

全诗魅力在于: 1. 四句话完成"宇宙-仙境-海洋-山脉"的四重空间跳跃 2. 用"上浮/倒流"等反重力意象打破常识 3. "赤红仙山""银色逆流"形成强烈色彩对比 4. 每个画面都像按下暂停键的奇幻电影镜头

诗人通过这种超现实描写,其实在表达对苏轼书法作品的感受——那些笔墨线条在他眼中就像有了生命力的仙山幻海,在纸面上奔腾流转。

王遂

王遂,字去非,一字颖叔,枢密副使王韶之玄孙,后为镇江府金坛人,宋代名臣。 嘉泰二年进士,调富阳主簿,历官差干办诸司审计司。绍定三年,知邵武军兼福建招捕司参议官。后任工部尚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