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午再过西禅超师化去一年追感遂赋庭字
昔诣超师院,听雨眠疏棂。
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
四极何浮浮,织乌飞不停。
重来未三年,杯度已西溟。
巾屦空挂壁,芳草绿满庭。
嘉树亦剪伐,霜干无留青。
人生意何常,孤月行秋冥。
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
旦暮不足计,惜尔犹典型。
感慨谁与共,晴檐语风铃。
微吟得深警,小瀹开孤醒。
四极何浮浮,织乌飞不停。
重来未三年,杯度已西溟。
巾屦空挂壁,芳草绿满庭。
嘉树亦剪伐,霜干无留青。
人生意何常,孤月行秋冥。
适来偶流辉,倏去还韬灵。
旦暮不足计,惜尔犹典型。
感慨谁与共,晴檐语风铃。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重访一座禅院时的感伤和人生感悟,用白话来分析就是:
1. 回忆与现实的对比 前六句写过去:作者曾在这禅院听雨打窗、品茶吟诗,感觉心灵被洗涤("小瀹开孤醒")。用"织乌飞不停"比喻时间流逝之快。 后六句写现在:不到三年再来,禅师已去世("杯度已西溟"),只留下空荡荡的禅房("巾屦空挂壁"),院子杂草丛生,连树都被砍得只剩光秃秃的树干。
2. 人生无常的感叹 "人生意何常"是核心句——人生就像夜空中孤独的月亮("孤月行秋冥"),偶尔散发光辉又很快隐没。禅师的存在本是榜样("典型"),如今却只剩风铃作响,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3. 巧妙的意象运用 - 织乌:古代传说太阳里有三足乌鸦,这里用来比喻时间像飞鸟一样抓不住。 - 杯度:借用僧人乘木杯渡海的典故,暗指禅师去世。 - 风铃:结尾用风吹铃铛的声音,把抽象的孤独感写得仿佛能听见。
全诗没有直接说"我好伤心",但通过荒芜的庭院、被砍的树、孤独的月亮这些画面,让读者自然感受到物是人非的怅惘。最后那句"晴檐语风铃"尤其巧妙——看似写景,实际是说:现在连我的感慨都只能对风铃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