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社杂咏①二十四首(渡溪)

外沿大海内深⑴溪,浮水葫芦每自携。
惟有土官乘筏过,众擎如蚁两行齐(施懿琳编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条溪流的景象,溪流靠近大海,却又很深。溪上漂浮着许多葫芦,人们用它们来帮助渡溪。诗中特别提到了土官乘筏过溪的场景,筏子上的人们如同蚂蚁般排列整齐,两行一起前进。

诗的第一句“外沿大海内深溪”,描述了溪流的地理位置和特点。溪流靠近大海,但溪水却很深。这暗示了这里的环境十分特殊,溪流虽然靠近海洋,但溪水的深度却迥然不同。

第二句“浮水葫芦每自携”,描绘了人们如何过溪的场景。溪上漂浮着许多葫芦,人们利用这些葫芦来帮助过溪。葫芦漂浮在水面上,可以作为临时的小船,帮助人们安全渡过溪流。

第三句“惟有土官乘筏过”,特别提到了土官(可能是当地的官员或首领)乘筏过溪。这表明在乘筏过溪的人群中,土官是最特别的一位,可能是因为他的身份和地位,他的过溪方式与其他人大不相同。

最后一句“众擎如蚁两行齐”,形象地描绘了土官乘筏过溪时的情景。土官乘坐着筏子,筏上的人们如同蚂蚁一样排列整齐,两行并列前进。这一形象的比喻,既表现了人们过溪时的秩序,也突出了土官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渡溪的场景,展现了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土官的重要地位。诗中的画面感很强,仿佛可以让读者亲身感受到溪流的险峻和人们渡溪的辛苦。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