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年公馆夜宿

栖迟异域南冠客,嘹唳长风北雁声。
静院无朋休对酒,高楼有女独鸣筝。
霞光晓伴银河落,露气宵含玉树清。
古往今来成怅望,丛台孤月向人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异乡游子在永年公馆夜宿时的孤独与感怀。

首联"栖迟异域南冠客,嘹唳长风北雁声"用对比手法点明处境:诗人像戴着南方帽子的异乡人般漂泊无依,耳边却传来北方大雁的鸣叫。这种南北意象的碰撞,凸显了游子与故乡的遥远距离。

颔联"静院无朋休对酒,高楼有女独鸣筝"继续渲染孤独:庭院寂静无人共饮,只有远处高楼传来女子孤独的琴声。无人对饮与独听琴声的细节,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诗人的寂寞。

颈联"霞光晓伴银河落,露气宵含玉树清"笔锋一转,描绘黎明时分的静谧美景:朝霞与银河一同隐去,夜露滋润着晶莹的树木。这些清冷的自然意象,暗示着诗人彻夜未眠。

尾联"古往今来成怅望,丛台孤月向人明"将个人情感升华:望着历史悠久的丛台和孤独的明月,诗人顿感古今沧桑。那轮明月仿佛专为照见他这个不眠之人,将个人的孤独感与永恒的时间长河相连。

全诗以"孤独"为情感主线,通过异乡景物、夜半琴声、晨光月色等意象层层递进,最终将个人愁绪升华为对历史人生的思考。诗中"无朋对酒""独鸣筝""孤月"等画面极具代入感,让现代读者也能体会到那种穿越时空的孤独况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