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夜与刘兰心玩月贞元阁

胜友争秋爽,明河让月辉。况当凉夜永,复此清兴滋。

随事命杯酌,移坐面澄漪。掬手弄珠璧,俯身鉴幽姿。

理感意如获,晤深语亦希。竹露兼萤炫,草虫答涧澌。

微风林际来,萧萧吹鬓丝。曰归匪兴尽,怯此单罗衣。

清光转恋予,欲去尚依依。殷勤苔上石,应惜良会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与好友赏月的闲适场景,充满宁静的雅趣和淡淡的留恋。

开头四句写秋夜之美:好友们争相感受秋夜的清爽,银河也主动让位,让月光成为主角。漫长的凉夜更激发了大家的雅兴。这里用"争""让"等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写得活泼有情趣。

中间八句是赏月的具体画面:大家随性地喝酒,挪动座位靠近水面。用手捧起水中月影像玩珍珠美玉,低头还能照见自己的倒影。心灵被自然触动,反而安静得很少说话。竹林滴露、萤火闪烁,草虫的鸣叫应和着溪水声,微风拂过林间吹动发丝。这些细节像一组电影镜头,既有视觉的月光、萤火,也有听觉的虫鸣水声,还有触觉的微风,全方位营造出宁静美好的秋夜氛围。

最后六句写依依不舍:说要回家不是因为尽兴,而是衣衫单薄抵不住夜凉。月光似乎也留恋我们,想走又舍不得。连石阶上的青苔都像在挽留,提醒这样的美好聚会实在难得。这里把月光和青苔都写得有情有义,其实是在表达诗人自己对这份闲适时光的珍惜。

全诗妙在把寻常的赏月写得生动有情。不用夸张的修辞,只是如实记录那些细微感受——水中的月影、偶然的虫鸣、微凉的夜风,这些容易被忽略的日常细节,在诗人笔下都成了珍贵的瞬间。最后淡淡的留恋感特别真实,就像我们和好友聚会结束时那种"再坐一会儿"的心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