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溪小隐

清溪东畔隐君家,幽事人将拟浣沙。
垂柳荫墙缘岸曲,短莎分径入门斜。
春风漫意随吟杖,秋水乘閒放钓槎。
了却百年终隐计,更无飞梦到东华。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隐居在清溪东岸的闲适生活,充满了自然之美和远离尘嚣的宁静。

前两句点明地点和氛围:清澈的溪水东边住着一位隐士,他过着像古代浣纱女(西施)那样简单纯粹的生活。这里用"浣沙"的典故暗示主人追求的是质朴自然的生活方式。

中间四句用细腻的笔触勾勒隐居环境:弯曲的河岸旁垂柳成荫,低矮的莎草间小路斜斜地通向院门。春天可以拄着拐杖随意吟诗,秋天能悠闲地划着小船钓鱼。这些画面通过"垂柳"、"短莎"、"春风"、"秋水"等意象,构建出一个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场景。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主人已经下定决心在此隐居终老,连做梦都不会再想起繁华的京城(东华指京城)。"飞梦"这个说法很生动,表示连潜意识里都彻底放下了对功名利禄的向往。

全诗的魅力在于用平实的语言描绘出令人向往的隐居图景,通过对自然细节的刻画,传递出淡泊名利、回归本真的生活态度。最打动人的是最后那种决绝的隐居决心,不是勉强为之,而是真正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