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襄公祠

寂寞孤城野水滨,乱馀犹见几家存。女墙落日埋秋草,官树啼乌集暮云。

百战徒闻存国步,孤忠谁复吊英魂。夜来遗庙荒庭月,长𥴦悲笳不忍闻。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荒野的孤城景象,通过描写眼前之景来表达深沉的情感。下面逐句分析:

1. 寂寞孤城野水滨,乱馀犹见几家存。 -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荒凉的画面:一片荒郊野地,孤零零的城池矗立在水边,战乱过后,这里只剩下几户人家。 - 这里透露出战乱后的荒凉与凄凉。

2. 女墙落日埋秋草,官树啼乌集暮云。 - 描绘了落日时分,旧城墙在秋草中若隐若现的景象。而官道上的树木上,乌鸦在傍晚的云层中啼鸣。 - 这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渲染出一种衰败、孤寂的氛围。

3. 百战徒闻存国步,孤忠谁复吊英魂。 - “百战”指长期的战斗,“徒闻”是徒劳无功的意思。这里表达了虽经多次战斗,国家仍然处于困境,但这些努力却似乎没有多大作用。 - “孤忠”指的是忠诚的个人或集体,他们为国献身,但又有谁能够祭奠他们的英魂呢?这里表达了对忠诚之人的怀念和哀思。

4. 夜来遗庙荒庭月,长𥴦悲笳不忍闻。 - 表达了夜晚时分,荒废的庙宇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凄凉。笳是一种古代军中所用的乐器,这里的“长𥴦悲笳”指的是渐渐响起的悲凉乐声,诗人不忍心听。 - 这里通过夜晚的荒庙和悲笳声,进一步渲染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

整首诗通过对荒凉城池的描写,表达了对战乱之后衰败景象的感慨,以及对忠诚之人的怀念之情。诗人借景抒情,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副凄凉的画面,传达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