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皇帝亲耕的盛大场景,展现了农业对国家的重要性。
前四句用华丽的画面感开场:五彩祥云中皇帝出巡,柳树嫩绿映衬着华美的楼阁。皇宫里的莺啼花影与城外的农田烟火相映成趣,暗示着皇室与民生的紧密联系。
中间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写山村孩童雨天种高粱的日常,与史官记录丰收年景的庄重形成反差,既表现了农事的朴实,又突出了其历史意义。
最后两句最有深意:桑树柘树(经济作物)的种植范围扩展到边关,意味着国家通过发展农业来巩固边防。诗人巧妙指出,与其绞尽脑汁筹措军粮,不如踏实发展农耕,这才是治国安边的根本之道。
全诗用明快的笔调,把皇帝耕田的仪式升华为国家根基的象征,既赞美了统治者重视农桑的德政,也道出了"民以食为天"的治国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