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曲

校尉徵兵出塞西,别营分骑过龙(一作泷)溪。
沙平虏迹风吹尽,雾失烽烟道易迷。
玉靶半开鸿已落,金河欲渡马连嘶。
会当系取天骄入,不使军书夜刺(一作到)闺。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边塞征战的场景,充满了豪情壮志和英雄气概。

开头两句写校尉带着征兵队伍出发,分兵渡过龙溪,展现了军队出征的浩荡气势。"沙平虏迹风吹尽"是说沙漠平坦,敌人的踪迹被风吹没了,暗示战场环境恶劣。"雾失烽烟道易迷"则用大雾遮蔽烽火台的景象,表现行军路途的艰险。

中间两句通过细节描写战场实况:"玉靶半开鸿已落"写弓箭手刚拉开弓弦,大雁就已中箭坠落,展现将士们高超的武艺;"金河欲渡马连嘶"则用战马在渡河前的嘶鸣,烘托出战前的紧张气氛。

最后两句是整首诗的高潮,表达了将士们必胜的决心:一定要活捉敌方首领("天骄"指匈奴首领),让后方家人不再收到紧急军情文书。这里用"夜刺闺"(深夜送达闺阁的军书)这个细节,反衬出将士们保家卫国的责任感。

全诗通过生动的战场画面和细腻的细节描写,既展现了边塞征战的艰苦,更歌颂了将士们的英勇无畏。语言虽然简练,但每个画面都充满力量,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保家卫国的豪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