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神子/江城子 其三 博山道中书王氏壁

一川松竹任横斜。
有人家。
被云遮。
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
比□桃源溪上路,风景好,不争多。
旗亭有酒径须赊。
晚寒些。
怎禁他。
醉里匆匆,归骑自随车。
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冬日山村的闲适画卷,充满生活气息和豁达情怀。

上片写景:松竹随意生长,云雾中隐约可见几户人家。雪后梅花零星开放,简单几笔就勾勒出清幽的乡村景致。作者觉得这里和世外桃源相比也不差,用"不争多"表达对眼前风景的满足。

下片抒情:在酒馆赊酒畅饮,虽然天寒也挡不住酒兴。醉醺醺地骑马跟着车回家,这个细节特别生动,让人仿佛看到微醺的词人晃晃悠悠的样子。最后坦然接受衰老,表示这里就是自己安度晚年的地方,透露出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全词语言朴实如白话,"晚寒些""怎禁他"这样的口语化表达让作品更亲切。通过寻常的乡村景物和饮酒场景,展现了作者淡泊名利、享受当下的生活智慧,传递出一种"此处安心是吾乡"的豁达心境。

辛弃疾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