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石崇诗

昔我不造,备尝颠沛。
后土倾基,皇天陨盖。
少怀蒙昧,长无耿介。
遗训莫闻,出入靡赖。
如彼泉流,不绝若带。
终怀永思,感昔康泰。
我舅敷命,于彼徐方。
载咏陟岵,言念渭阳。
乃溯洪流,泛身馀艎。
宵寝晨逝,曷路之长。
亦既至止,愿言以写。
爰有石侯,作镇东夏。
宽以抚戎,从容柔雅。
兽啸幽岩,翔风扇起。
逸响既振,众听倾耳。
恂恂善诱,大揖群士。
宗道投意,结心万里。
我固其终,人结其始。
宗道伊何,英朗特俊。
如彼凌高,日以增峻。
隰朋有慕,颜生希舜。
游志域外,涤除鄙吝。
仰止晨风,豫登数仞。
我闻有言,居安思危。
位极则迁,势至必移。
上德无欲,遗道不为。
妙识先觉,通梦皇羲。
窃睹党奥,钦蹈明规⑴。

诗意解析(由AI总结)

这首诗是作者对人生起伏的感慨,以及对亲友、处世智慧的思考。全诗可以分为三部分来理解:

1. 人生坎坷的回顾(前16句): 诗人用"颠沛""倾基"等词回忆自己早年艰难的生活,像被冲垮的地基、塌陷的天空。他坦诚自己年轻时懵懂无知,长大后也不够正直,缺乏长辈教导,像一条快要断流的泉水。但即使如此,他始终怀念过去安稳的日子。

2. 亲情与旅途(中间12句): 这部分写诗人追随舅舅前往徐方的经历。他引用《诗经》典故表达思亲之情("陟岵"指望父,"渭阳"指念母),描写乘船日夜兼程的辛苦。到达后遇到镇守东夏的石崇,用"猛兽在岩洞长啸,大鸟扇动翅膀"的比喻,赞美石崇既能安抚边疆又能文雅待人的魅力,说他的名声让人倾听,他谦和的态度让人才归附。

3. 处世哲学(最后12句): 诗人通过称赞朋友宗道的品德(如高山般巍峨),引出深刻的人生感悟:地位太高会变化,权势太盛会转移。真正的智慧是像上古贤人那样,在安稳时想到危险,保持淡泊,遵循自然之道。最后以"偷偷看到真理门径,恭敬地遵循光明规则"作结,表达对高尚境界的向往。

全诗亮点在于: - 用"断流的泉水""猛兽长啸"等生动比喻代替说教 - 不掩饰年轻时的不足,展现真实成长历程 - 把旅途艰辛、亲友相会写得画面感十足 - 最后的人生哲理今天依然适用,比如提醒我们居安思危、淡泊名利

诗人通过个人经历告诉我们:经历磨难不可怕,重要的是保持自省;遇到优秀的人要学习;最终要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智慧。

0